close

桃園環保科技園區

▌園區建設現況

       桃園園區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桃園科技工業區南方之塘尾區內,佔地31公頃,附近工業區眾多、科技產業發達,鄰近北部電機電子產業聚落,資源鏈結需求大,具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及支援設施,西濱快速道路自北而南貫穿其中,匝道即在桃園科技工業區,距離20公里直達桃園國際機場,距離40公里可直達臺北港,另東西向快速道路(觀音-大溪)於桃園科技工業區設有交流道,可直達國道1號及國道3號。
       將成為國內北部都市礦山技術重鎮,包括回收乾電池的智鵬科技、回收日光燈管的中台資源、回收電子廢棄物的弘馳與日環技研、回收煉鋼集塵灰的嘉德創資源、回收重金屬污泥的鴻程科技、回收四機一腦的佳龍科技等公司,可從各類廢棄物中重新產製出金、銀、銅、鋅、錳、鐵等有價金屬與資源,有效減少資源浪費,使資源不斷循環使用。園區目前進駐產業主要為環保相關之資源再生、都市採礦等相關產業,共核准通過20家廠商入區。

園區建設:

  在園區東、北、西側分別設置 20 公尺與 12 公尺道路, 並配合面臨道路之各用地須留設至少 6 公尺寬之退縮地,以生態溪、生態池與公園內之生態埤連結成一生態系水循環設計,其中包含部份綠色道路(設置3米寬之透水磚供自行車使用, 同時亦可作為維修及緊急通路之用,其餘部分則以植栽配合景觀設計,集合隔離綠帶及退縮綠帶營造多層次之綠化空間),園區中間設置 16 公尺道路以供入區動線使用。

  另外,環科內之研發大樓,是桃園市工業區首座省能源、低污染、可回收的綠色建築,並已取得綠建築九大指標證書。而桃園市政府為縮短設廠期程,特別設置一元化服務之單一窗口作業機制,將來所有入區廠商,環科籌備處皆派有專人協助取得各項證照之申請核發,簡化作業時程,提供優質服務。

 

研發大樓   研發大樓

 

研發大樓-正面   研發大樓-正面入口

 

研發大樓1樓   研發大樓2樓-實驗廠房

 

研發大樓2樓-實驗廠房   研發大樓2樓-實驗廠房

 

研發大樓2樓-實驗廠房   研發大樓2樓-平面圖

 

研發大樓-生態公園   研發大樓-後方

▌位置與交通

說明: 桃園環保科技園區位於桃園科技園區西南方之塘尾區內, 佔地 31公頃。縣境內產業以電力電子器材業、機械器材製造業、 及金屬製造業等為主。
交通:
公路:

西部濱海快速公路(省道61號),配合縱向之2條高速公路及東西向12條快速公路,構成臺灣地區西部走廊之快速公路網;東西向快速道路(省道66號)交流道,連接國道1號約5分鐘以及國道3號約15分鐘,主要連結道路為省道15號

鐵路: 高鐵15分鐘
空運: 中正機場(距離20公里,10分鐘)
海運: 觀塘工業港

設置理念與推動策略

  為因應國際環保潮流與趨勢而設置的「環保科技園區」,將啟動綠色產業發展、建立循環型社會與開創全球化環保市場。園區推動的理念是參考國外的生態工業園區案例,期望能做到丹麥卡倫堡之產業共生體系(Industrial Symbiosis),作法上則與日本之生態化城鎮(Eco-town)相類似。由環保署負責政策的擬定,協助主辦機構規劃引進產業的整體方向與協助國內外招商作業。主辦機構(縣市政府)提供土地作為園區之建設,設置專責管理單位,負責園區規劃興建、規劃具有區域性特質之產業群落,積極招商及將來對入區廠商/研究機構的營運管理。廠商與研究機構則負責生態化規劃、建廠、試車、量產,研究計畫之執行、工廠之營運並接受監督與輔導。由三方面緊密合作,利用園區內研究發展區之研發功能與量產實證區提供企業健全之硬體,既可引進高級環保技術與人才,創造高附加價值之產品,又可促進環境之改善。

  臺灣推出之環保科技園區,以「產業共生、資源共享、資訊互通、風險分攤」為規劃藍圖,開創「高級資源再生技術」、「高級環保技術」及「生態化產業」三大產業發展主軸,此外也藉由永續生態城鄉建設計畫之推動,使園區與周遭社區環境結合,改善原城鄉為生活、生態、生產三生一體之循環型新城鄉。

推動策略

推動策略

 

生態型基礎設施

  環保科技園區之硬體設施規劃,包括量產實證區、研究發展區、支援設施區、管理中心及教育展示等區域。園區的運作系統、建築物及營運設施,採用生態工法進行園區土木建築、景觀及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營造生態化的基礎建設環境,並搭配周邊產業作適度規劃,使企業營運更具群聚效應,獲得最佳的發展條件與商機,建立環保產業綠色科技形象,提升進駐廠商公司與產品價值。
園區開放空間提供更高比例的隔離綠帶、公園並退縮建築等。高雄園區並建立資源回收體系、高效率污水處理設施以及廢水回收再利用儲存系統,園區路燈照明及環境監測系統,應用太陽能與風力等環保清潔能源,充分回收再利用資源,以達零排放之目標。

用地規劃

 

循環型城鄉建設

  循環型城鄉建設係鼓勵經濟合理成長,但在發展過程要提高環保效益、遵循清潔生產之規範、減少廢棄物產生及提倡綠色消費,規劃過程考量區域性自然景觀的優勢與利用區域性有限的資源,以達全面改善生活環境品質,並有效的促進土地利用與平衡,強化地方產業發展之功效。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資源使用,多為單向之思考與作為,形成為「拋棄型社會(Throw-away Society)」之發展模式,生存環境逐漸惡化,程度加深且範圍擴大,因此基於永續發展之理想,國際間興起建構循環型社會及物質有效利用之新模式,及訂定物質使用之優先順位:源頭抑制與減量→再使用→再生利用→能源回收→最適處置,此一概念已廣為流傳並納入相關法規中。
  環保科技園區計畫,將扮演促進循環城鄉建設之關鍵性角色,扭轉單向流程而為循環流程,降低自然資源使用及減少污染發生,預計將集合最先進之科技、技術及管理方式,結合鄰近社區力量,創造新一波之綠色產業革命,建立嶄新之循環型城鄉。 以營造具有自然機能、自然魅力、環境低負荷的都市及舒適、快樂的都市為標的。

 

循環城鄉

循環城鄉之網絡概念圖

▌認識環保科技園區_綠色產業範圍

配合國家整體發展趨勢,環保科技園區之引進產業,可以區分為六大產業,包括與清潔生產技術相關聯之產業、回收再生資源以創造生態化之產業、應用再生資源以轉換成再生產品之產業、開創具新興與策略性之環保技術產業、再生能源產品與系統製造產業與關鍵性環境保護相關產業。

1.與清潔生產技術相關連之產業

內  容  提供工業製程、產品及服務中,進行清潔生產之改善。
 產業範圍 製程改善、原料改變或減量技術、綠色標章或綠色產品製造技術。

2.回收再生資源以創造生態化之產業

內  容  回收廢棄物或製程中副產品,轉製為基本原料之產業。
 產業範圍 貴金屬純鍊、塑膠等資源化為原料、焚化灰渣、玻璃等資源化為原料。

3.應用再生資源以轉換成再生產品之產業

內  容  回收廢棄物或製程中副產品,轉製為其他功能或用途之產品。
 產業範圍 石材加工、廚餘等再製產品技術、污泥乾燥、纖維棧板等產品技術。

4.開創具新興與策略性之環保技術產業

內  容 引進高級化學、生物、物理等環保技術,培育環保人才,建構綠色產業科技。
 產業範圍 光觸媒、奈米、薄膜等高科技技術、生物性農藥、分解性塑膠、濾材製造技術等。

5.再生能源產品與系統製造產業

內  容 再生能源利用與廢棄物能源回收,改善能源結構,促進永續能源利用之科技產業。
 產業範圍 太陽能、風車、氫電池等再生能源技術、廢棄物轉換能源技術等。

6.關鍵性環境保護相關產業

內  容 環保技術、環保關鍵性組件或設施之製造與開發。
 產業範圍 環保設備零件、耗材、設施等製造及高級處理設備之製造或開發等。

  此外,空氣品質改善技術、廢污水循環再生技術、土壤復育技術、再生能源、廢棄物分類與資源化等,亦是配合環保政策推動所要求之技術範圍。

  歡迎企業獨立設廠投資、專利技術轉移或與國內企業資金合作投資,園區將有專業顧問服務人員,協助相關投資或合作事宜,機會難得,商機無限!

世界潮流

  近年來,國際間皆以永續發展為理念,朝向零廢棄與節能減碳之目標逐步前進,世界各國為因應此環保趨勢,均以各項政策與配套措施來推展循環型社會之建立,其中包括選擇適當區域設置生態化「環保科技園區」,其概念在於促進產業間投入與產出面之資源循環鏈結,進而擴展至都市主要生活圈之連結,最終目標是將產業發展融入自然生態之循環體系當中。
  所以,生態化「環保科技園區」即基於此一概念所建構,期能透過質量/能量平衡及循環再利用之觀點,連結園區內各產業之運作以強化生產機能。並配合低污染排放目標之規劃,開創與自然共生的高品質生活空間,進一步促進區域性之生態化理想,創造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之生活環境遠景。
  目前,除了丹麥的卡倫堡(Kalundborg)已有全球第1座資源/能源循環(生態化)工業園區外,加拿大、美國、法國、荷蘭、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國家亦已相繼設立類似之生態工業園區計畫,而與臺灣鄰近之日本更將零排放之概念進一步融入,並成功完成26餘座生態城(eco-town)之計畫,堪為推動之典範。

 

綠色商機

  為順應世界前瞻趨勢,並加速國家建設發展,在雄厚經濟與科技背景下,在過去發展12項傳統產業,及世界馳名之半導體、光電產業等產業的成熟基礎下,同時臺灣公部門積極投入推動規劃擴大八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包括數位內容、系統設計單晶片、半導體精密設備、生物科技、特殊材料、奈米技術等高科技產業,並成立相關之研發中心、育成機構、創業中心等多項配合措施。然而,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相繼衍生出環保問題。

  行政院在2009年03月提出,四年5,000億擴大公共建設綠色內涵經費將以不低於10%為原則,估計至少有500億元將投入綠色材料、產品、設計、工法,而評選廠商時,並將綠色永續內涵納入評選項目。因應政府產業發展政策所衍生之綠色產業商機,有助於擴大市場規模與產值,將帶動整體經濟市場活絡,因應相繼衍生後續綠色產業之市場需求,帶動後續龐大之綠色產業商機,包括綠色生物科技、製藥產業、鏈結共生之生態化產業,預期將擴及高級環保技術、高級資源再生技術及生態化產業等之發展。

  而美國政府亦在2009年初開始推動為期10年的綠色建設計畫並預計撥出1,500億美元投入,包括電動車生產、再生能源開發、低排放產業投資、生質燃料研究、替代能源補充站增設以及打造數位電網建設等建設。根據研究指出,2007年綠能產業成長幅度高達41%,整體產值達到1,170億美元,預估2016年將大幅成長至7,500億美元,「綠色,已經從責任變為機會。」

以上出處來源: 環保科技園區推動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KA_TAI 的頭像
    KAKA_TAI

    租廠房戴先生 桃園工業廠房 倉庫 出租 出售 買賣 租賃

    KAKA_T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